留学生霸气回应刻板印象:好学生出国了也会认真学习,纨绔子弟不出国一样作威作福
在最近的三十年里,中国如同潜龙升天,从一个落后的国家成为了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
腾飞的经济和日渐优异的生活环境使得人民的钱包越来越鼓,
而父母们也有了更多的资源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近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往国外留学,
光中国赴加拿大留学人数在十年内就增加了约2.5倍。
出国留学似乎在国内成为了一个很火的话题,
但是由于大部分人没有切身实地的留学经验所以对海外留学生的真实情况有着各种各样的误解。
不单是国人的误解,老外们对亚洲国家的国情一般都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所以经常有着让人哭笑不得的刻板印象。
小编回国探亲访友时经常会被问一些在国外的留学经历。
其中比较奇怪的问题就有:
“听说留学生都比较浪,
你是不是也经常去夜店和开趴(party)啊?” “哇
你能去加拿大留学那你家一定很有钱了?” “国外圈子是不是很乱,
很开放?”等等让人不知道从何答起的问题。
2
在一部分人眼里留学似乎成了镀金,
买文凭混日子的代名词,其实人们对于留学生都是纨绔子弟的印象 大多来自于国内关于一小部分富二代如何骄奢淫逸,
生活混乱的报道。
殊不知,如果他们报道普通留学生们是如何勤工俭学的话又有谁会去关注,
这就导致一小部分人的劣习因为话题性而被放大
给人们造成了一种留学生整天不务正业的印象。
国内新闻机构关于留学生报道最多的还是某某富二代如何嚣张行事然后连累父母等等,
比如说11年在圣盖博谷华人聚居区山谷大道上的一家餐厅就发生“富二代”因与业者一言不合把华裔餐厅业主父女打的头破血流
或者一名19岁中国留学生在西雅图无照驾驶导致当地居民一死四伤。
但是这些人只是很小一部分的特例。
我认识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来自于普通的中产阶级,
而且他们大部分人都会兼职一两个工作来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给父母减少一定负担。
我还在上高中时我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有了一份临时工作。
当到了大学,大家都有了成熟的价值观,知道了父母把自己送出来留学要承受多大的经济压力,
除了家里特别富裕的90%的留学生都在一边上课一边兼职。
所以说其实留学生和普通学生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勤奋用功的出国了也一样会认真学习而嚣张跋扈的不出国也一样会在国内作威作福。
有些人可能会奇怪既然大部分人不是富二代,
那为什么中国留学生开着奔驰宝马奥迪的身影却随处可见呢?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北美想开上一辆在国内几十万的车真的不是很困难。
举个例子,在国内买车通常都是一次性全款付清,
而在加拿大家境一般的留学生可以选择租借(lease)一辆车三四年等到读完大学再还回去。
虽然每个月2000人民币的月供看上去很高,
其实只要找个兼职每周干上一天就能赚到了。
而且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购买二手车也是一项很受欢迎的选择。
通常开过一两年的二手车都会折价一半,再老一些的可能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基本上以在国内买一辆比亚迪,等国产车的代价,
就可以在加拿大租借一辆新的或者购买一辆二手的德系轿车。
3
不仅仅是国人对留学生有着种种的误解,
其实就连老外也不是很了解中国的留学生。
比如我高中时的奇葩英文家教就问我:
“你的父母有没有给你包办婚姻?”也不知道一些老外是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十九世纪,
还是他们脑袋里真的缺根筋。
再举个例子,
我大学的一个老外朋友有一次很不解的问我:
“中国人是不是都很有钱,
所以你们能经常去外面吃饭?”我当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经常出去吃=有钱。
后来才知道原来老外很喜欢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酒吧或者夜店之类的地方,
然后他们浪完了之后就没钱去餐厅了所以他们觉得中国人很有钱才一直去餐厅。
4
社会的运行虽然限制了人的自由,但人是有能力对社会的某些信息进行取舍的。
有时候我们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那就请保佑余力不要对他们评头论足。
人是积极性的存在物,我们吸收外界事物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内化,
我们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变化也会偶然惊讶于改变后的自己。
留学的经历对于每一个留过学的人来说都有不同的影响和意义,
发言权从来都是在自己的手上。
对自身的评价,对自己变化的洞悉,他人无从评价,
就算评价大多也只值一笑而过。
我们从来不会成为别人口中的人,我们只会向着心中的自己前行。
【编者按:上海留学机构——很高兴为您服务,欢迎在线咨询!138-1610-3920,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