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错题本都没用,因为你没有这样做〜〜〜
首先说明,这里指的错题本,是对错题的研究成果的记录本。
至于那些只是把错题抄在一起以便日后集中复习的类型,
此处不作讨论。
「如何做好错题本」,
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看:
为什么要做错题本?
哪些科目最需要做错题本?
如何做错题本?
为什么要做错题本:
毫无疑问,
在应试教育体系中要想通过考核得到认可,最重要的途径是对各种题型进行大量训练,
从而积累大量的解题经验和技巧。
因此,目前多数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解题教学”,
除了个别天资尤其聪颖者几乎没人能够不被这种模式裹挟三年、六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是,大量训练不一定意味着成功。
看看我们身边,
总会发现这样一类同学:
他们勤奋刻苦,
不仅完成教师的作业也会为自己“开小灶”,
但在各种考试中体现出来的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解题训练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成效。
换言之,他们的训练与打发时间无异。
那么,数量在解题训练中难道不重要吗?的确重要,
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环。
说到底,解题训练的根本目的,是缩小自身思维能力与出题者的要求之间的差距。
如果是仅仅想体会到这种差距,只要看看数量或准确率就足够了,
但作为还在体系内挣扎力图缩小这种差距的我们,
关注的就应该是那些错题以及错题产生的原因。
因此,任何一个想要从应试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的人,
都会使用错题本来总结他们解错或解不出来题目的原因
争取做到有则改之不重蹈覆辙。
哪些科目最需要做错题本:
明白做错题本的重要性后,
问题就来了:
按照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标准
到底哪些科目是最需要做错题本呢?毕竟如果六科或九科都做错题本,
那都相当费时费力。
● 先说文科吧。
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类的科目,考查的题型分基础知识(语文的语音、字词、病句、表达,
还有英语的语法)、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三类。
其中,基础知识属于多练就熟的范畴,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思维难度的;至于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
它们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都很强就算有解题方法,
基本上也是靠平时多加积累才能总结得到的。
因此,这两科我不大建议做错题本。
历史和政治嘛,客观题倒还灵活些,但世界上能引用的伟人语录和史籍图文太多了,
想要做好这类题目终归还得练好自己的理解力和观察力,
至于其它的都是记得就会不记得就不会的事了。
主观题就不用说的,基本靠背诵记忆。
因此,我也不怎么建议这两科做错题本。
最后说地理,因为地理算是文科之中最具理科性质的科目,
其能力要求真可谓集文理之大成。
现在文科综合里的地理题几乎都结合图表进行考查,
而且地理有很多知识点都是动态的比如大气洋流的各种走向等等。
所以要是错了地理题,不进行一下反思是不行的。
● 再说理科,也是很多同学认为的,最值得做错题本的大类。
在高考普遍从"3+X"模式改革为“3+综合”模式后,
化学和生物的教学无论是在质和量上都被打压了
而这也让这两科的中学知识体系严谨度大幅下降
很多细碎的命题热门知识点只能靠记忆而不是推理得出
导致如今的大部分题目都注重于考查基础知识。
因此,这两科做错题本也不太有必要。
相比之下,数学和物理则完全是理科思维的集大成者。
光记得公式定理只能是图样图森破,因为要想在这两科的题目中找出理论依据,
也是需要思维方法的。
关于物理题,举个例子,受力分析估计大家都能掌握得不错,
但要是你对整体法和隔离法不熟练要光想用受力分析解出那些斜面滑块一起动问你受几个力的问题就要费很大劲了。
至于数学,那就更不用提了,几乎每道正常一点的高考题都是到处设坑埋雷,
到处你都必须加以留心。
更何况,数学题型千变万化,解题方法及其组合也是千差万别。
所以,对数学错题的研究和反思是十分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
我的意见是:
数学是最需要做错题本的科目,
物理、地理次之。
而对于不是特别需要做错题本的科目,建议是让教材/参考书/笔记本发挥错题本的功能。
因为这些科目都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那么只要你有了错题,
就要在教材/参考书/笔记本上找到那个错误点对应的知识点
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标记(画线、荧光高亮等均可)
每错一次就标记一次久而久之你就能发现你有哪个知识点错误率比较高,
应该加强记忆了。
这样做不仅非常方便,也顺便为那些需要做错题本的科目腾出了必要的时间。
如何做错题本:
既然数学是最需要做错题本的科目,
那么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数学该怎样做错题本
物理、地理的也是大同小异但相对来说就会简单得多了。
● 思路
这里说的思路指的是你在解这道题时的全部思想活动,
包括你对题目条件的分析、初步的想法、推导过程等等。
尤其是卡了壳、出了错的部分,更要着重详细地记录下来。
在此强烈建议不要忽视计算失误!以高考等选拔性测试为代表的应试体系考核,
考查的着重点必定是你的思维而非你的运算能力
而如果你连运算都能失误那就真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 正确的解法
习题解答给出的标准解法一定是要抄录下来的,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起步较差的同学至少要做到的;如果基础还不错,
那么对于自己做错的每一道题都要争取得出更多的思路。
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也是契合应试考核的要求。
以高考等选拔性测试为代表的应试体系考核,
实质上就是检验你在一定时间内能展现多少出题者所要求展现的能力的一种手段。
因此,不排除有些所谓的“标准解法”对你本人的思维难度或计算负担已经过大的可能,
那么继续寻求更简便、更符合你思维特点的解法是非常必要的。
而精益求精的同学要做到的就是举一反三,也就是找出与这道错题题型或思路相似的其它1——3道题,
将自己在研究错题时得到的经验和技巧在新题上加以运用验证。
不过,自己单独完成这部分的难度不小,可以请老师帮忙找题。
● 反思
记录完了上述两项内容,最后还得有个总结归纳的部分,
简明扼要地表达出你的思维能力和出题者的要求还存在哪些不足
有哪些环节做得还不够好以及你从这一系列对错题的研究中收获的经验和技巧。
很多同学经常犯的错误
● 不做错题本。
错误的东西永远会错。
高一不会,高二不会,高三还是不会,最后高考一做就错。
● 错题本只有在考试前看。
这完全没有理解为什么要用错题本。
如果一个本子里的东西都是你不会的,那会花一个月的时间刷那些你已经会的题,
而从来不试图把这些不会的题弄懂那学习到底在干嘛?刷成就?
● 错题本只加不减。
如果你能做到天天看自己的错题本,很快就会发现有的东西会很快掌握,
这时候就需要把这部分内容移除去。
错题本里面的题肯定有的记得快,有的记得慢,
如果没有把已经熟悉的题提早拿走当你把不熟悉的题混在已经熟悉的题里,
很容易产生这题我其实会了的错觉。
错题本里面只留下那些你真心还没完全搞懂、没有完全记住的东西。
保证你每一次翻开错题本都能再加深学习。
【编者按:上海留学机构——很高兴为您服务,欢迎在线咨询!138-1610-3920,方老师】